念奴娇·策勋万里

念奴娇·策勋万里朗读

策勋万里,笑书生骨相,有谁相许?壮志平生还自负,羞比纷纷儿女。酒发雄谈,剑增奇气,诗吐惊人语。风云无便,未容黄鹄轻举。

何事匹马尘埃,东西南北,十载犹羁旅?只恐陈登容易笑,负却故园鸡黍。笛里关山,樽前日月,回首空凝伫。吾今未老,不须清泪如雨。

展开阅读全文 ∨

念奴娇·策勋万里创作背景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二十五岁的高启隐居在吴淞青丘。这时,嘉兴相士薛月鉴来访,断言高启不久就要飞黄腾达。虽然高启表面上一再表白此生只求安居乐业,决无其它非分的妄念,但日后辗转反思,他的内心依然徘徊于济世与退隐之间,因而作这首《念奴娇》抒发内心的矛盾。

参考资料:

1、王兴康.中国诗歌宝库 明清词曲选: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08:49-54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高启朗读
(0)

猜你喜欢

弘历

一雨如期尽涤炎,山中飒爽十分添。花香鸟语无边乐,近景遐观取次拈。

细雾常霏双足底,轻云犹恋半峰尖。雄风披处心诚快,已见千村足碾䬯。

(0)

何年海上还,坐镇此山川。笔砚归京阙,衣冠带瘴烟。

一生忠胆在,万古党名传。吾道多流落,西风问老天。

(0)

火老金柔暑告残,乘凉正好望西山。

秋声来处无寻觅,只作窗前竹叶间。

(1)

一二三四五,升堂击法鼓。蔟蔟齐上来,一一面相睹。

秋色满虚庭,秋风动寰宇。更问祖师禅,雪峰到投子。

(0)

行遍茫茫禹画州,寻梅到处得闲游。

春前春後百回醉,江北江南千里愁。

(0)

金城十仞据阳池,三镇高扃死不随。

自是天恩浃肌髓,不关左衽限戎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