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时杨柳线藏烟,归日梅花雪满天。北镇山川行处别,东夷鼓角听来便。
青年从事惭孙楚,白首穷经慕伏虔。喜得重过南涧曲,欲分淮水洗鞍鞯。
将及凤阳奉怀南涧公子二首 其二。明代。唐之淳。 去时杨柳线藏烟,归日梅花雪满天。北镇山川行处别,东夷鼓角听来便。青年从事惭孙楚,白首穷经慕伏虔。喜得重过南涧曲,欲分淮水洗鞍鞯。
(1350—1401)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 ...
唐之淳。 (1350—1401)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
游小溪浙源山中。元代。赵汸。 旧游何处觅苔矶,水涸山童事事非。忽到小溪深树侧,鸳鸯惊起逐群飞。
社日两篇 其一。唐代。杜甫。 九农成德业,百祀发光辉。报效神如在,馨香旧不违。南翁巴曲醉,北雁塞声微。尚想东方朔,诙谐割肉归。
奇台。清代。史善长。 远树千堆合,平沙万井开。山通南北套,地接上中台。日落明驼走,风声驿骑来。紫狐求不易,高阁且徘徊。
无题。清代。徐仲山。 丝竹何妨托素心,高山流水寄知音。桥因通过方题柱,花为亲探便入林。文字有灵能赤绿,诗书无劫可浮沉。春风解释虞翻恨,始信名山酝酿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