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鉴赏方法与步骤系列三:鉴赏人物形象类试题练习

本篇阅读赏析名为:古典诗歌鉴赏方法与步骤系列三:鉴赏人物形象类试题练习,是由祝福记国学网从海量的中小学考试试题中精选而来,为广大师生和诗词爱好者提供标准答案和翻译解析。以下为正文内容。

诗中常见人物形象有: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诗人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士大夫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地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诗人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将士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7.爱恨情长、离愁别绪的离别者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8.寄居他乡、滞留旅途的游子形象。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写一个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满心凄苦愁楚的天涯游子形象。
9.孤独愁苦、盼归人的思妇形象。如王昌龄《闺怨》春日登楼赏景“悔教夫婿觅封侯” 的思妇形象。
10.渴望自由、孤独幽怨的宫女形象。朱庆余《宫词》“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百花盛开的阳春,宫门却寂寂锁闭。心中郁闷,极愿互吐,却恐鹦鹉饶舌,竟不敢言。
考点突破
(一)设问方式梳理:
诗中塑造了一位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
诗中的某某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歌中的某某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请概括诗中的形象特征。
(二)基本答题步骤:
第一步:概括形象的基本特征。
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形象。
第三步:归纳形象的意义(表达的作者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  品性等)
(三)方法总结及运用示范
把握诗中人物形象三关注:
一关注:联系诗人际遇和所处时代。
二关注:抓住诗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三关注:注意诗中意象意境的衬托作用。 
【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2013高考辽宁卷节选)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真题呈现】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
答: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人物形象的理解把握能力。
【技法示范】因为对诗人我们不了解。所以解答此题就要抓住诗中主人公的行为、心理描写并关注诗中意象、意境描写的衬托作用。第三联“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是行为描写,第四联是对诗人的心理描写,直接表现出诗人的洒脱性格。第一、二两联是对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环境清幽简朴,衬托出诗人的闲适生活;而诗中“竹”“雪”“梅”则是带有高洁雅致寓意的意象,诗人与这些事物相伴,自然也是高洁雅致之人。
【诗歌译文】竹轩面对柴门,清风卷来,柴门被自然地吹开了。轩的前面,是刚刚开辟不久的小径,径边栽上了许多篁竹。当轩静坐,竹梢的影子,都好像通过茗碗细细地落在轩中似的。篆烟飞起了,竹叶的音响,宛如随着篆烟轻轻地飘来。暑天,这里宜于乘凉倦卧,可以看到星从修竹的上面穿过;冬天,坐在这吟诗,可以看到素雪压在竹枝的清景。设想到了冬季,这儿的清景,一定格外宜人;冬天梅花的寒香冷蕊,配上修竹的疏枝翠叶,使竹轩更有幽致,为此切不可移走墙角的梅花树。
【诗歌赏析】 这首诗写竹轩景物,自然清丽,可以从中看出作者本身的志趣。作者虽然出身于勋业很高的富贵之家,但心志清隽,爱好闲雅,摆脱了富贵子弟庸俗的习气。
开头两句写竹轩面对柴门,清风卷来,柴门被自然地吹开了。轩的前面,是刚刚开辟不久的小径,径边栽上了许多篁竹,环境是非常优雅的。三四两句写竹梢的清影,和竹叶被风吹动的响声。妙在结合轩中的清事来写,显得自然而洒脱,足以引起诗人的诗兴。第五六两句写竹轩清趣,写的是暑天的夜晚和冬天下雪的白昼,以轩内倦卧看星,和冬天对雪闲吟为主,以“星穿过”和“雪压摧”相应地写竹,达到水乳交融、情景俱妙的程度。因此时尚在夏季,所以第六句所写的情事,只是虚写,是预想如此。作者设想到了冬季,这儿的清景,一定格外宜人。冬天是梅花的季节,梅花的寒香冷蕊,配上修竹的疏枝翠叶。纵使不是雪天,也便梅竹同淸,使竹轩更有幽致。若是下雪的话,那么雪地映梅花,静听竹林里敲金戞玉的声音,此境岂不更加清绝。所以作者在诗中叮嘱自己说:“莫移墙下一株梅,”梅花将为竹轩带来更多的诗兴啊!到那时节,是“日暮倚修竹”,还是欣赏月下的梅花,那就听自己的便了。
【参考答案】 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第一步)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第二、三步)

本篇内容由祝福记国学网【zhufuji.com】为您精选。如果觉得文章对您学习考试有帮助,欢迎把祝福记国学网推荐给更多的古文学习爱好者。